|
■见习记者 朱筠 通讯员 唐长利 黄晓燕
做交换生、出畅销书、当草根评委、成为微电影主角……这些头衔和作品的拥有者,就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廖传勇。
他的新书《住在身体里的第三者》今年9月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,目前已登上当当、京东商城等网上书城的新书热卖榜,首印部分基本售罄。这本书记录了廖传勇在海宁和台湾两个地方的生活、学习的感受,采用风趣幽默的方式叙述,共计11万多字。“看到书名后特别好奇里面写了些什么东西,入手后这种好奇渐渐地转换成了一种亲切感,细腻的文字和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……其中的一些篇幅,让我多次落泪……”一位在亚马逊购买此书的网友如此评价。
曾经很腼腆 大学寻突破
廖传勇是校园风云人物,也是学弟学妹们的偶像。然而,在上大学之前,他连在同班同学面前大声说话都不敢。
高中时,同学瞒着帮他报名参加了校园歌唱比赛,“我当时特怯场,唱了两句《白月光》就跑下台,弄得场面很尴尬。”从那时开始,廖传勇就决定要改变自己腼腆的性格。
为了克服怯场,大学时廖传勇自己报名参加校园歌手大赛,唱的还是《白月光》。“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,登场前我一共上了11次厕所。”尽管还是紧张,但是他精彩的演唱得到了认可,夺得冠军。
这次的成功,让廖传勇渐渐进入全校师生的视野。
除了完成学生会的工作,热爱镜头的他,还在多部校园微电影中有出彩的演出,并投入到剧本写作中。而廖传勇并不满足这些。
大二时,廖传勇争取到了台湾交换生的名额,作为东方学院交换生前往台湾世新大学进行了半年的学习。世新大学是台湾著名新闻传媒类大学,在那里廖传勇念了自己喜欢的中文系。
他说,台湾之行,是在最好的年纪里最美的邂逅,对自己触动颇深,他希望记录下来并能与人分享,于是萌生了写书的念头。没想到一下笔,就是两年。
写书是一段磨人心志的旅程
“写书是我的兴趣,也是我的专业方向。刚进校的时候我们写作老师就告诉我们,你们只要学会写或学会讲中的任何一样,找工作就不用担心了,都学会了必然有前途。也正是这句话让我在写作上能够坚定地走下去。”廖传勇说,大三、大四时他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写稿、改稿,午饭、晚饭就在图书馆的休闲室随意吃一些,晚上9点多再回去,每天写作时间常常超过10个小时。
“哭过,癫过。”刚开始的时候,廖传勇的心态起起伏伏,不是很平稳。还有两次,让他记忆犹新。
一次是去年12月,天寒地冻加上海宁的风,天气极其恶劣。廖传勇彻夜修改稿子,天明独自一人去食堂,“我当时莫名其妙落下泪来,含着泪吃下一碗面和一碗馄饨。”
另一次是在深夜,“自己莫名地跑去了配电房,关上门,独自一人号啕大哭,思绪万千。”廖传勇说,“有时候觉得,到底该不该坚持,别人在游戏时,我在看稿子,别人在休息时,我在看稿子,别人在吃饭时,我在看稿子……但是,万幸我没有放弃,坚持下来了。”
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?可廖传勇认为,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梦想哭一次,只有哭过了,才知道那是切实的,才懂得珍惜。
一个纯粹热爱文学的人
在廖传勇写书的过程中,浙江财经大学中文系主任吴志斌老师给了他不少指导意见。
吴老师说,廖传勇是个文字感很好、很有天赋的学生。很多学生写书、出书会拿出去炫耀,可是他没有,他是一个纯粹热爱文学、热爱文字的人。
“在现在90后的孩子中,能这样坚持自己想法,坚守文学阵地,不商业、不功利的孩子,真的很难得。”吴老师说。
而在好友梅莹眼中,廖传勇则是一个有点“神奇”的人。梅莹说,他总是有一种能力,能让人放下戒备,与陌生人迅速热络起来,还会设身处地为人着想,因而同学关系相处得特别融洽。
“他对自己要求特别高。”梅莹说,在廖传勇写书的过程中,多次把自己推翻,反复修改,曾把整本书从第二人称全部转换成第一人称,“他是个对文字追求到极致的人。”
生活中,同学对廖传勇的评价是“有时很潮,有时很挫。”梅莹说,廖传勇有时候就很喜欢打扮自己,出去买很多衣服,他的护肤品甚至多过女生。“挫”的时候大多是在写稿、改稿,不修边幅就出门了。
当下,廖传勇说他正在积极准备考香港城市大学中文专业的研究生,希望以后能够走上专业写作之路。尽管这条文学路走来并不顺畅,有质疑、有反对,但他始终记得母亲的话:人生的路很长,既然想要做好,就要懂得坚持下去。
附:《住在身体里的第三者》封底介绍
“没有谁能白活一辈子,时间留下的痕迹好比猫爬过的皮沙发,想要不留痕迹都难——其中有许多美丽的痕迹,也必然有伤痛的痕迹,因此学会平等地对待它们变得尤为重要……”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|